传统的工会工作正在逐步升级。现代创新的互联网高端技术成果,如大数据云计算,给工会的基本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互联网 的理论内涵
互联网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发展形式,即围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工作模式创新路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互联网为传统模式的优化途径,挖掘传统模式的改进潜力;二是将互联网与目标模式相结合,构建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模式。互联网 工会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工会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改革是指利用互联网条件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价值;创新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设计新的工会工作方法和路径,填补传统工会工作的空白领域,增强工会职能价值和组织贡献。互联网与工会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工作模式提高工会日常工作的效率,降低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二是整理工会工作经验,为工会未来工作的健康和改进提供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 工会工作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 工会工作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工会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实现其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扩展和辐射过程。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工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在工会工作管理中,加强工作内容与互联网的联系,有利于实现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决策和信息传递效率。具体来说,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工会、员工缺乏系统有效的服务平台,整个企业甚至工会之间缺乏沟通,难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使各级员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加强工会内部的联系,有效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传统工作模式中,纸质报表等材料不利于现代工作模式的发展,也受到了工会工作模式的影响。经过系统、规范的互联网运作流程,其保证了工会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电子平台的创新应用使得整个监管过程更加直接。提升了其运作过程中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从而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保证了整个工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创新企业工会在互联网 背景下的工作方法
(一)改革管理模式,增加工会活力
目前,更多的工会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具体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脱离了群众,机构化和娱乐问题更加严重。在工会基层单位开展工会工作时,更注重形式和内容,花更多的时间在场馆布局、会议等方面,严重缺乏基层指导和实践工作,往往指标不能真正实现,工会工作的意义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工作创新,我们应该敢于利用年轻的力量,通过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平台和年轻工会成员的先进思维来创新和管理工会工作。因此,在引入新动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会人员的专业培训,大力提高与工人的沟通能力和水平,尽量使用工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方。此外,还应加强工会人员对新媒体应用能力的学习和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员工沟通。
(二)加大对新媒体的应用创新
通过大力应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互联网工会的新模式。企业工会在工作前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应用形式,通过云平台完善企业工会生态系统,通过网络有效连接互动,建立工会微信、微博等网络客户端,为企业员工提供更方便的平台,实现工会与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平台信息共享,可以确保员工更直接地参与工会工作,提高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建设工作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办公室,更好地整合员工信息,实现困难员工的有效实现工会材料的有效管理,减少材料浪费,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工处理,确保资金运行的有效性。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监测机制
企业工会要积极评估“互联网 工会”的实际效果和服务影响力,不能陷入到“自说自话”的单向怪圈中。例如对工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浏览量、粉丝数量,职工的参与度,平台黏性及活跃度、信息更新周期等,引导工会增强服务效果。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要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下,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智能操作等途径,力求创造一个数字化、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企业工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际上,如果企业“工会大数据”资源能够和其他行业的大数据资源进行互通、共享,运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工会舆情监测和维护职工权益,必定能创造出新的价值,为职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互联网 工会工作模式的本质是整合互联网技术和优势,基本工作模式创新应始终围绕工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掌握工会宣传、群众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联动四个基本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和创新原工作。此外,我们还应注意传统工作中互联网工作理念和经验的延伸实践,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传统的线下工作,真正实现互联网工作与线下工作的平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