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政务”: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作者:亿网科技  来源:亿网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07

小程序 – 8.png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运行模式。在政务服务领域, “小程序 + 政务” 模式应运而生,凭借独特优势,为公共服务带来全新活力,成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一、技术赋能政务服务的时代机遇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智能终端设备广泛应用,公众对便捷、高效的 “指尖办事” 服务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传统政务服务平台却存在诸多弊端,如入口分散,群众需在多个平台间切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操作流程复杂,部分业务办理需提交大量材料,环节繁琐,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轻量化的小程序,以其 “无需下载、即用即走” 的特性,成为破解政务服务难题,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的理想选择。它不仅降低了用户获取政务服务的门槛,还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为政务服务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二、“小程序 + 政务” 的三大核心优势

  1. 降本增效:重构服务流程

小程序通过打通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真正做到 “一码通办”。以 “粤省事” 小程序为例,其医保查询功能整合了医保部门的相关数据,用户只需通过一个入口,就能快速查询医保缴费记录、账户余额等信息,无需再前往多个平台或线下窗口。同时,小程序在后端系统集成方面表现出色,避免了重复开发,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上海 “随申办” 小程序凭借这一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月活跃用户突破 2000 万,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典范。

  1. 场景延伸: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

小程序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对高频服务和低频服务进行分层管理,精准触达用户。社保、公积金查询等高频服务,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快速办理;而户籍迁移等低频服务,也能在小程序中找到相应的办理入口。此外,为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部分城市推出适老化改造的小程序。如 “北京通” 大字版,通过增大字体、简化操作界面等方式,方便老年人使用,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1. 政民互动:构建服务闭环

小程序搭建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通过评价反馈系统,民众可以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和建议,促使政府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服务质量。同时,政府还可通过政策解读直播、在线问答等形式,与民众进行双向沟通,提升政策知晓度。借助数据看板,政府能够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数据安全:政务数据涉及公民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数据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采用国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1. 用户体验:为避免小程序功能过于复杂,给用户带来困扰,需建立 “场景 - 服务” 智能匹配模型。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智能推送相关服务,简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1. 区域差异: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实力存在差异,中西部省份通过建设省级政务小程序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例如 “鄂汇办” 小程序,整合了全省的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从工具升级到生态重构

  1. 5G + AI 驱动 “无感服务”:随着 5G 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小程序能够实现更智能化的服务。以生育津贴申领为例,系统可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自动推送申领提醒,实现 “无感服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1. 跨地域政务协作:为满足区域协同发展的需求,跨地域政务协作小程序应运而生。如长三角 “一网通办” 小程序,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政务服务的跨区域办理,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 企业服务融合:小程序将政务服务与企业服务有机融合,为企业提供便利。以电子营业执照直通税务系统为例,企业可通过小程序快速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等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结语:释放数字红利的核心逻辑

“小程序 + 政务” 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设计思维。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找准技术理性与行政效率的平衡点,既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又要确保行政流程的合理性。最终,实现公共服务普惠性的目标,让数字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小程序 + 政务” 模式将持续创新,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